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4.何处是归路(2 / 3)

扎,但最后终于一动不动。

那一瞬间,他发现,被自己用肠子活活勒死是袍泽,是可以交付后背,同生共死的袍泽。

但是随后,随着那条马肠子再次被抢走,同样的故事继续发生了。

争抢粮食的狠厉,竟然远远超过了战场之上。

周围的许多赵军看得一直倒吸凉气,手中的兵器越发紧握。

“冷静,他们没有大拇指,没有兵刃。”

司马尚有点担心哪个部下不小心射箭伤人,惊扰了这些已经发狂的秦军,导致不必要的伤亡,再次带人后退了一些

他一向自诩铁石心肠,十分残忍,看到眼前的场景,却在庆幸,自己是在赵括麾下效命。

论起狠,自己应该远远不如赵括,只要赵括愿意。

杀人都不用自己的刀。

而且,理所当然。你们秦军坑杀了我们那么多人,我们非但没杀降,反而还给你们提供饭食。

饭食确实一般,但是我们自己也缺粮啊,这些都是从牙缝里硬生生拔出来的。

当然,是那些赵军牲畜的牙缝里。

至于合理分配饭食,那更是你们自己秦军应该做的事了。

就算是投降了,难道你们之前没有编制么,不能按照百人队出来领么?

谁先领谁后领有什么差别呢?都是袍泽啊。

就算主帅和裨将没了,那都尉呢,万人将呢,难道都指挥不动自己的部下们?

秦人不是虎狼么?

如果早一两天有这些粮食出现,秦军可能还不至于像现在这样,犬牙交错,拳拳到肉的疯狂争抢。

但是现在,已经有许多秦军饿死,或者濒临饿死了。

从进攻都尉城,到现在用一些饲料就让秦军自相残杀,赵括对人心和人性的把握,让司马尚心里,十分敬畏。

第二天,由于廉颇和信陵君达成的以粮换城的协议,秦军被要求立刻集合,前往高平关外,直接回他们的大秦。

高平关外本来有一些秦军的信使,还有探听战事结果的游骑兵在,这几天也和赵军部队小有交手。

赵括让人给秦军降兵准备了一些粮草,放在高平关,对着端氏城的那个门门口外面一里处。

“速速出城,拿走粮草,滚回你们的老秦去。”

秦军有三十多万,浩浩荡荡。

赵军不得不派出一大半人,沿着都尉城列阵,手持弓弩,十分警惕。

高平关上,过道两侧,竟然修建了一些简陋工事,大量的赵军握着弩把手的手心都流出了汗。

除了李云带人去警戒魏人偷袭以后外,几乎所有的赵军都在此次集结,以防秦军作乱。

降军比获胜者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