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84 章(1 / 5)

朱载垕来的时候比较好, 他爹嘉靖皇帝刚好砍完了所有搭建脚手架需要的竹子料, 不需要他干什么。他本人虽然在后宫中沉迷女色,上朝不多,更是很少私下召见朝臣,可是朝政偏偏没什么大毛病, 一片平稳。虽然还不符合朱元璋的要求, 但也没糟糕到他得挨揍的程度。

父子二人当年见面时的奇景, 被引为笑谈。

朱厚熜当时见了他, 犹犹豫豫,不是很确定:“你是我儿子?”

朱载垕的样貌三十多岁,面相上看不出肾虚,只是有些空虚的样子。“你是……先帝?”

围观群众:???这其中有什么问题吗?要是认不出别人还情有可原,连自己亲爹都不认识?你可是三十岁时才死爹!

然后想起来当初二龙不得相见的传闻, 哦, 这父子俩见面的频率和朱载垕见朝臣的频率差不多, 都是零。

朱祐樘当时正习惯性的把儿子抱在怀里, 不论厚照几岁,他都是心头肉。看到这父子俩的关系非比寻常的疏远,不由得感慨连连。

到现在, 过去了九年。这父子俩比生前没亲近多少, 反而更添尴尬, 见了面无话可说, 偏偏每天都会见面。朱元璋对此深感欣慰, 显然父子抱团对抗祖宗的事没有发生, 朱载垕巴不得有人开口免了他的晨昏问讯,又保留下自己的体面。

张居正都从内阁首辅、托孤大臣到病逝——被攫夺荣耀,抄家,差点灭门。

事情发生的太快,他的头七全都停留在人间,想看看自己死后七天会发生什么事。

太后对此不发一言,皇帝急于消去张居正的影响力和积压了整个青春期的压力,以及太后每逢他犯错就说的‘使张先生闻,奈何?’带来的压力,要消除这份压力,必须消除张居正的存在感。

朝臣们急于夺回自己的话语权、消除明确的法治和禁止抱团。

各地儒生最恨他,张居正整顿学风,杜绝了考试舞弊、教员贪污受贿,杜绝学生在上学期间先学会结党营私和贪污受贿、禁止私人开办学院,并制定了规则。

天下谁不恨他?

张居正知道,但他相信皇帝。没想到最令人失望的就是皇帝变化如此之快,不幸中的万幸,他现在还很勤政,从小勤勉读书,知道宫中内外的大事小情,冯保虽然有私心却仅限于贪财,对他很忠诚。

张居正痛心不已:“不修吏治,不遏党争,不惩豪强。一条鞭法就和过去那些改革一样,会渐渐沦为贪官污吏渔利的工具。”

王安石叹气,他原本有一点羡慕张居正,他的阻碍比自己小。之前只是想来探讨一下改革问题,第一天聊到了人们对于激进改革的看法——只要利益受损就是激进;所有读书人都知道兼并土地是国家大患,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