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科幻小说>天地任我行之二> 第144章:“线膛炮”与“滑膛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4章:“线膛炮”与“滑膛炮”(2 / 4)

倍不止!若加上瞄准与搬运和回收“子銃”,则需十人一组配合。

“哈哈,徐爱卿,你的‘线膛炮’竟比‘红夷大炮’打得远还打得准啊!”崇祯帝朗声笑道:“不知建一处大型生产作坊,需要多少投入钱?产能如何?尤其是那‘子銃’产量,跟那‘线膛枪’的‘子銃’一样,才是关键啊!”

“呃……皇上明鉴!”徐光启赶紧躬身作揖道:“据老臣反复核算,估计建一座大型的‘线膛炮’生产作坊,至少得花费50万两银子,这其中主要花费在采矿、运输、炼铁、熔钢、浇筑、熬硝等工艺上,且周期长!”

“噢?从建场到投产,最快需要多长时间?”————“呃……这个……回皇上的话,这恐怕最少得半年!”

“半年?朕觉得太久了!能不能快点?朕要产能与产量!”————“皇上有所不知,这‘火器’性能优良与否,对铜、铁、硝石等材质要求很高。而精铁冶炼和陶范浇铸也不能马虎。再就是那硝石产量不高啊!”

“原来如此!看来,想要大规模制造‘火器’,首先是要有足够多铜铁和硝石才行啊!”崇祯帝听罢后不禁感慨道:“朕从牙缝里再抠出50万两银子给你,专门用来采矿炼铁,熬制硝石,争取在半年内大有成效!”

“呜呜,老臣领旨谢恩!绝不敢辱没使命!”徐光启一边倒头便拜,一边声泪俱下,毕竟朝廷太难了!

“哈哈,朕的‘线膛枪炮’啊!朕决定以举全国之力打造‘神机大军’,从此所向无敌!爱卿请起!哈哈。”

对于“线膛炮”来说,其灵魂所在就是“膛线”,若无“膛线”这种设计与配置,则枪炮就仅是发射筒而已。

当古人发明火药后,“火炮”就开始蓬勃发展起来。其实在南宋期间,战场上就已出现“霹雳炮”。随着火炮的大力发展,并通过三次“蒙古西征”,使得“火器”逐渐传播到西方,便促进欧洲对其技术进行大力研发。

在西元14世纪期间,欧洲最早出现“前膛炮”,以及各种发射石弹的“火炮”。这种“火器”的出现,引发当时西方世界的普遍关注。在最开始的时候,“枪炮”都是经过“滑膛”阶段,然后才逐渐发展出圆形的弹药来。

虽然在战事发生的时候,弹药出现后,其威力逐渐变得强大起来,但想要直接替代弓箭,在当时还是没有办法实现的。原因是这种弹药发射速度太慢,而且还需要分类安装,在射击精度上每次都相差太多。

若果稍微远一点,或许就不知道发射到哪里去了,假如是在阴雨天气的情况下,这种弹药一旦受潮还没有办法使用,不如射箭呢。在进入到中世纪后,欧洲士兵开始排成长队,然后利用排队射击展开战术。

此时,出现的这一状况并非是他们很勇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