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历史小说>大庸王朝> 王朝末路 第一章宣宗求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王朝末路 第一章宣宗求贤(2 / 3)

士,他们或许有办法呢?”

桓冀扔下筷子,怒声说:“一群苟图小利之辈,只会中饱私囊,论及学识,尚且不如一黄口小儿,谈何治国。”桓冀又捡起筷子,无可奈何地说:“可是就是这帮人,我却毫无办法,他们根深蒂固,势力比我都大,我虽为一国之君,有时还不如一个大家之主。他们凭他们地喜好,只要我提出有损他们利益的事,他们就一个个如同恶狼一般开始咆哮,他们甚至想将我拉下来自己坐上去。”

成河没有说话,这一切都不是他一个老内侍能管得了的了,他只能每天陪着皇上,看着他辛劳,自己能做的最多就是给他端饭倒茶,偶尔进来给火盆里添点柴禾。

桓冀不多时便吃完了,放下碗筷,擦了一把额头的汗珠,叫成河端走了一应厨具,然后又一头扎进了那些竹简中,烦心的事很多,但他却知道自己不能放下,自己要让这个已经开始千疮百孔的王朝重新焕发出它应该有的活力,可是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从各州传来的军报越来越多,可是一条好消息都没有,有的只是又有多少人揭起大旗造反了。

成河看着眉头紧锁的皇上,不禁叹了口气,说:“皇上,既然朝廷里没有可用的人,为什么不贴出告示,招贤纳士呢?天下不是没有英才,只是缺少一条门路,门路有了,他们自然就来了,再说,您想让赵国复苏,就像我想让火盆烧得更旺一些,于是我向火盆里添柴,然后吹气,火就旺了;一样的,您首先要让王朝有旺的资本,那就是那些治世能臣,然后您再在后面吹口气,国家就开始旺起来了。”

桓冀思索一番,眼睛里突然冒出光来,欣喜地说:“是啊是啊,我怎么没有想到,到处有学宫,我不信他们没有几个可以帮到我的!”

桓冀派人连夜找来太常卿,让他起草文书,发布各州、郡、县,广招贤士,一经起用,拜公卿,赐九锡,若有人荐举贤能,官升一品,赐白银一百两。

月上中天,皇城一片寂静,秋风微凉。桓冀起身走到门边,天上有几颗星星眨动着,犹如失眠人昏沉又清醒的眼睛,恰如此刻的桓冀,他不敢抱多大的希望,朝内老旧贵族势力庞大,若要复苏以前强盛的王朝,必要损害这些老旧贵族的利益,桓冀看得很清楚,光靠他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的,可是天下的那些有学之士谁看不透这一点啊?

桓冀还是抱着一点希望,他需要一个足够强硬,可以和自己互相配合无间的能臣,他暗暗祈求苍天,给他一个如同卫鞅那般的人吧,桓冀相信自己可以保护他,让他帮自己完成理想。

朝廷求贤的告示已经发出去两月了,依旧没有人愿意前往,大家都可以看出朝廷形势,谁也不愿意落得有如卫鞅那般的下场,人人渴求青史留名,但没人愿意家破人亡,自古多少强势改革的能落得个好下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