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历史小说>大魏霸主> 第609章亏本的钱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9章亏本的钱庄(2 / 4)

道:“王先生,简不知殿下到来,有失远迎,罪过罪过。”

王猛轻轻对郑简打了一个禁声的手势,看了冉明脸上露出苦苦思索的表情,良久后轻轻叹了一口气,道:“郑理事,殿下现在正在考虑大事,最烦别人打扰。”

郑简道:“王先生放心,简省得如何做了。”

说着,郑简转身冲大厅内忙活的伙计轻声低语起来,不一会儿,大厅内就树起了一个牌子。上书:“商盟总部会客大厅暂时开放,所有应酬、交易转移至至善楼接待!”

此时若大的大厅,很快就人去楼空,当然,所谓的空,并不是空无一人,至少冉明的十几个护卫林黑山、王猛以及护卫那里等着。除了轻微的呼吸,整个大厅落针可闻。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冉明终于回过神来。突然道:“笔。”

当冉明看到王猛将早已准备好的笔墨纸砚送到冉明面前时,冉明哑然一笑道:“先生,还是孤来口述,先生来执笔吧!”

中国古代的钱庄,和后世的银行,只要是学过金融皮毛的人都会知道,这绝对是两码事。钱庄虽然可以开出银票或钱票,但是只是一种支出存纳的依据,却没有分文利息补偿,反而会让存户定期交纳利息,换而言之,这个时代的钱庄,其实更像后世银行中的一项专门业务,贵重物品保管,我只是帮你存放钱财,你还要给我保存费一样。

这其实对经济发展极为不利,也造成了古代百姓,以及后世思绪禁锢的农民,不信任银行,只信任自己。钱,存着不动,那就是一潭死水,只有流通,才是经济发展的规律。但是银行,却是国家或个人公信力量,起到信贷与金融集资,从而又好又快的推动各业行的发展。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银行的模式,更适应中国古代的市场。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利息,也对百姓有着致使的诱惑力。在农耕时代,商业活动都是职业化的商贾进行操作,农民的收入来源,只有种地这一项收入。就算再微薄的利息,都百姓也是一种难得的利润。

冉明的打算其实不是为了单纯的方便商业发展,而是给天下所有的贫苦农民一个生存下去的保障。遇到灾荒之年,农民是最无助,为了活下去,他们只有卖田卖宅子卖儿女,这样也促使了土地的兼并越来越严重。隋朝杨广创立了义仓制度,其实对于农民来说,是一项福利政策,然而这个政策一旦与官方沿了边,就失去了原来的味道。那些官员就会以损耗、亏空各种名目贪污义仓中的粮食,让农民既出了粮食,也享受不到任何补偿,这项惠民之策,反而成了害民之政。

提出银行,其实还是一个隐秘的用意,那就是悄悄打土豪。要知道古代的士族门阀,敛财的主要方式除了收租之外,那就是放贷了。像陈郡谢氏以年三成的利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