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历史小说>大魏霸主> 第962章封爵镇南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62章封爵镇南王(2 / 5)

咸和五年(330)实行丁赋,一亩三升。三四六年后改行口税,一口三斛。就是每个人收三石粮食,四千户按照每户五人计算,这一年下来就可以收六万石粮食,每石粮食均价六百钱,每年就可以收三千六百万钱的税。当然除了田税,还有服役,在役法上,东晋规定“男女年十六已上至六十为丁”,这与西晋同。“男年十六亦**,年十八正课,六十六免课”。这比西晋役及十三岁以上要轻。特别是关于“其男丁,每岁役不过二十日”,已开北朝与隋朝规定每年役期之端,二十日与隋同。另有“又率十八人出一运丁役之”的规定。当然也可以不服役,以日二十钱替代。

食邑中的无论是役钱还是税钱,赋钱,全部收益都归封爵者。这样粗略计算下来,一个郡公一年可以得到食邑供奉,四千四百万钱。可是魏国却非常坑了。魏国的税制基本上是采取收入的三十分之一,每年各地都会在监察御史的监护下,进行计算收成,然而根据收成进行抽成。百姓收三十石,官府取其一。由于魏国分田亩数比东晋要多,百姓收入自然会多,这四千户人家,基本上平均可以收入六十或七十石粮食,甚至比东晋征收的粮食更多,风调雨顺,就可以收至少八万石粮食。收入在四千多万钱左右。

但是这四千多万钱却不是食邑个人所拥有,中央财政虽然不抽这些税,但是却会让地方官府按照需要开支,如果修桥铺路、办学费用等等。这些税款,基本勉强保住地方官府收支,至于余额,基本上不用想了。如果当地地方官敢给食邑个人预留税款,那么这个官员在考评的时候绝对是差评,升官不用想,不是去西北吃沙子,就会发配到辽东堆雪人。所以魏国的勋贵们,基本上只有一个爵位俸禄。

对于何谦来说,一个公爵只是名义上好听一些,事实上他并不能获得多少好处。至于在食邑内安插自己的部曲,那也不可能,全国上下无数御史和言官都盯着各勋贵的封地,一旦这么做图谋不轨的帽子就会盖上来。有罪没罪,慢慢审查吧。

至于部队改编,魏国是采取非常严厉的军政分离,将士分离。每一名士兵都会在银行开一个户头,军饷发放都是直接到帐。将领根本没有插手的机会,自然谈不上如何笼络将士。而且士兵委员会虽然不会干扰将领的具体指挥工作,可是一旦徇私舞弊,拒绝执行军令,或者投降、叛乱什么的,那些士兵委员会的成员就会在第一时间夺权,抓住和直接杀掉叛将。可以说一旦何家军接受魏国的改编,何家军就不会再姓何了,而是彻底姓魏,忠于冉氏了。

这是何谦不能接受的,至于成为一州刺史,掌握民政之权,何谦可是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能奈,让他带兵打仗,他虽然不算是一流名将,至少也算中上之资,可是治理地方,却是完全没有经验了。

刘召自然清楚何谦想要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