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历史小说>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第223章 东线巡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3章 东线巡视(1 / 4)

自古以来。

百姓造反一定会具备两个必要条件。

饿死漂渚和流离失所!

只要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无论在任何时代,无论这个国家军队多么的强盛,其灭亡是注定的。

因为。

百姓只有在这个条件下,才具备被既得利益者扇动造反的可能。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当没有饭吃和没有住所时候,反正也没事干,左右都是死路一条,不如造反试试?

而只要当政者保持两条基本线。

他就不相信,这个泱泱大国能够灭亡。

大朝会结束。

嬴城用了一夜的时间将丞相府遗留的需要决策性奏折处理完毕之后。

天不亮。

便躺在青铜马车里面睡觉着离开了咸阳。

主要还是自从冯去疾看了他批阅奏章的速度之后,送到他这里的奏章以几何倍数的降低,他处理的速度也就变快了。

而此次。

他主要的巡查的方向。

便是从武关道经峣关,武关,转入函谷关,再从滨海道折返,沿着黄河西岸,对关中西北部进行巡视。

没错。

巡视,不再是巡查。

一味的暗巡并不是一个监国该做的事。

如果他一味的追求黑暗,黑暗来临的时候,怎么挡都挡不住。

而若是在黑暗中撑起一盏灯,便能聚拢所趋近于光的人。

大秦目前有两盏灯。

一个是始皇帝,一个,就是他!

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难以金椎,树以青松。为驰道之丽至于此,使其后世曾不得邪径而托足焉。

贾山的《至言》,这是劝谏篇,意在借秦谕今,所上书于汉孝文帝治乱之道。

而凡借喻之事,要么贬低要么抬高,均有夸张成分,以此来承托自己的思想。

因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不贬低别人不足以彰显自己的英明,不抬高不足以彰显自己的主张。

秦驰道并没有如此文中所言的三丈栽一棵树,甚至没有树,反而砍伐掉了沿途所有的树木丛林,凡丛林必是设伏之地,左右开阔五十丈,不设悬道,崖道,这是秦驰道的硬性要求。

也没有想象之中直,驰道之意在于一马平川,开山噼石之路能少则少,非必要不开山,毕竟对于大秦而言,开山所需要的工程量非同一般的大。

至于说沿着驰道筑造城墙护栏,那更是无稽之谈了,反倒是在驰道两侧的地面,也被夯实的如平地,侧有排水沟,不见坑哇之地,因为驰道的修建,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