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历史小说>大宋包三黑> 第一百一十九章 培养木匠的书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九章 培养木匠的书院(1 / 3)

李云清气呼呼的走了,只剩下包拯和李文业在那里,气氛有点儿尴尬,包拯只好转移话题与李文业讨论起书院的事。

“我想咱们的书院以后教导学生将不以科举为目的。”包拯平静了一下心情说道。

“什么?不参加科举那还学什么?”包拯的一句话让李文业不淡定了。学子们十年苦读,寒毡坐透,铁砚磨穿,不就为了一朝金榜题名为官出仕吗,你弄个书院不教科举那教什么。

“科举是一种很好的选拔人才的办法,不过现在的科举在考试内容上偏重于诗词歌赋和经义的背诵,选拔出来的人都是文彩风流之辈,当官还行,干事不成。我想在咱们的书院中教学生一些实用之学,不求有多大的学问,只要能干实事就行了,这样的学生可能对百姓更有用处。”包拯知道李文业肯定不会一下子接受,事前就做好了耐心解释的准备。

“实用之学有师傅带不就行了,不用专门开书院来教吧。”李文业在官场多年,知道在官员中夸夸其谈的大有人在,只是他不认为那些实用的东西有多高深多重要,文人只是不屑于去做而已,要想做轻易就能学会。

“这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有个严重的缺陷,就是师傅将自己的技能当成吃饭的根本,不到最后是不会将所有的知识教给徒弟的。而且相互之间保守着自己在工作之中获得的秘密,经验不能共享,这就造成了能工巧将只是偶尔出现,这个人死了他的手艺也就失传了。咱们的书院不但要传授技能,而且还要总结提高,将最好的知识保存传承下去。”包拯知道中国由于对实用的科学技术不重视,几百年后仍然是靠师徒口口相传进行传承,虽然也出现了几本有名的科学著作,那也不过是几个天才由于个人爱好而写成的。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既没有普及也没有形成集体研究的机制,没有实现整体的突破。

“那些实用之学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李文业一时还接受不了工匠做工的技术能与文人所学相提并论,达到要开书院学习的地步。

“这实用之学有许多种,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而这种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举个简单的例子,老农种地这种事再平常不过了,可是如果种的好可以比宰相大人的功绩还要大。”包拯挑选了一些李文业容易理解的话题来说。

“这怎么可能,一个老农怎么努力也就多打点儿粮食,怎么会比宰相的功绩大呢,这不可能。”李文业极力的反对着。在他眼中只有文人士大夫才是社会的精英,才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力量,有句话叫:“替天子牧民。”,他们认为百姓只是被管理的对象,而能做到宰相的人无疑是文人最杰出的代表,这样的人怎么会连一个老农都不如。

“功绩恰恰就出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