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历史小说>大宋包三黑> 第四百九十二章 太子经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九十二章 太子经商(1 / 3)

刘皇后提派谁去掌管羊毛纺织品的买卖也是明知故问,因为包拯在密折中也提出了掌管这个赚钱生意的最佳人选,那就是太子。

包拯的提议说到皇帝心里去了。大宋皇帝比历朝的君王受到更多的称赞,说大宋皇帝是仁慈的而且能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实际上皇帝是仁慈还是残暴并不是评价高低的标准。能否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才是会不会被文人吹捧的根本原因。在大宋文官领着高工资享受着礼遇,皇帝有事还得跟大臣们商量。这才是文人理想的社会,所以才会对大宋极力吹捧,文人的梦想就是回到那样一个社会,他们成为人上人。

其实大宋皇帝也不想给那些文人那么大的权力,宋朝建国就防着武将篡位,将武将的军权夺了,武将的地位一降再降,而对外戚和宦官专权又是极力防范的。所以皇帝根本就没有同文臣抗衡的手段,大宋皇帝自然都有了一付好脾气。皇帝不但在政事上要同大臣商议,就是花钱方面也没有什么自由,真宗皇帝一向有节俭的名声,却因为搞了次封禅泰山就被骂了许多年劳民伤财。真宗皇帝不想自己的儿子也过这样的日子,要是按包拯所说由太子来掌管羊毛布料的生意将来太子肯定不会为钱发愁。

包拯在密折中说了,这些羊毛布料比麻布贵,比丝帛要便宜,而且穿着舒适,外观漂亮,不愁卖不出去,并且如果能说动辽国将用一部分布料来充抵岁币,将为朝廷减轻不少负担。

“只是太子的年岁有点儿太小了。”这是皇帝一直没有将此事确定下来的原因,如今的太子虽然被封为升王,立为皇太子,实际上太子今年也只有十岁。

“太子只是占个名份,真正做事的还得是太子的手下,你不是派李迪兼任太子宾客,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刘皇后努力为自己的儿子捞着好处。

“确实如此,那这事就按包拯所奏办了。”真宗皇帝下了最后的决心,因为皇帝知道李迪是真正的贤良大才,有他在即便是没有太子的名头,也能将事情办的很好。

包拯之所以将皇家拉入到羊毛产业中来是因为他要扩大羊毛制品的生产,生产出来的这些东西要有市场和销路。要将东西卖到大宋各地让皇家来干自然方便的多。如今的大臣们还没有想出与民争利这个词来恶心皇帝,况且官员们做生意的也大有人在,甚至有些官员为了做生意还挪用官府的钱粮,所以太子做点儿生意,只要是不太招摇一开始是不会有多少人反对的。

包拯自然不会白给皇帝好处,再给了皇帝巨大利益的诱惑之后包拯提了自己的条件,要想有源源不断的羊毛供应皇帝就得给他大量的人口来从事生产。

人口大宋向来不缺,朝廷正愁各地的灾民无处安置,既然包拯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