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仙侠小说>秦时之儒门天下> 第三十一章 最后的决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一章 最后的决战(2 / 5)

魏军士卒早已严阵以待,盾墙抵御住了秦军的冲锋,林立的长矛齐整向前刺出,狠狠扎入阵前秦军步卒的胸膛,一蓬蓬鲜血从秦军步卒的胸膛喷涌而出。

厮杀在继续,一具具尸体倒在河滩上,延绵数里的战场,到处都是鲜血与尸体。

“变阵,令前阵后撤,后军压上,逐步退往山口。”作为西河岸魏军指挥,韩奂一脸肃穆的看着前方战局,冷静而果决的下达了命令。

经过数个时辰的厮杀,秦军将魏军击退,已经将魏军赶到了山口。

“韩将军,上将军的援兵不久将至,是时候让伏兵出击了。”伏念看着前方战场,对身旁的韩奂说道。

“先生既然如此安排,必然有所把握,末将听从先生吩咐便是。”韩奂道。

“传令埋伏在山阴的部队,出动。”韩奂再次下达了作战命令。

伏念之所以在阳河西岸山口布阵,留出缺口,就是为了引秦军来攻。

缺口自然是真的,作为魏军大营与山口作为唯一连通的路线,秦军若是能占据山口,便能绕过正面防线,直逼魏军本阵。

但另一方面,魏军亦可直接增兵山口阵地,形成局部优势。

口袋阵,有一个必要的先决条件,就是我众敌寡,才能使用扎口袋的战术。

总体上秦军众,魏军寡,但在这山口及河岸地区占据了战场宽度及地形优势的魏军却形成了局部的人数优势。

整个阳河西岸及山口将作为一个巨大的口袋,将秦军围在其中。

山阴作为视野盲区,正是预先埋伏的好地方,也是扎紧口袋的关键。

同样阳河作为天然的屏障,亦是一道捆紧口袋的天索。

说白了就是16个字,佯装撤退,诱敌深入,两翼包抄,后退决战。

若是秦军强攻正面,同样落入伏念的设计之中。

首先在各防线布置少量军队阻击敌军,延缓敌军的进攻速度。

中路彻底破坏道路和坚壁清野,中路的队伍象征性抵抗一段时间后后撤,后撤时不往正后方撤,而是往左后方和右后方撤退,从更大层面上形成对敌军的反包围。

等敌军到达炉底,即决战地点后,让防守能力非常强的部队死战不退消耗敌军有生力量。牢牢吸引住敌军,而左右两侧反包围的队伍一方面隐蔽前进,另一方面,袋口两翼部队向中路靠拢,封住炉盖断了敌军退路。

待反包围部队到达指定地点后,炉底守军会同大部队里应外合聚歼敌军。

这是他活用变势设下的天炉,仿那天炉战法。

“全部上马,出击!”季桓径直翻上马背,他的骑枪高高举起,一声大喝,胯下坐骑猛然奔驰而去,带起漫天尘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