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页(1 / 2)

蒋修思问:“你不是都能接住林栖的戏吗?” “这怎么能比,”程立叶下意识说着,说完又猛然想起这是在片场,心虚地往四周看了看,发现林栖不在这边才松了口气,小声讨好着说,“哥你可是拿了那么多奖呢,谁能跟你比啊。” 蒋修思看着他仰慕的神情,突然有点不舒服。 程立叶说自己是他的粉丝,那他到底是喜欢他的表演还是喜欢他身上的光环? 蒋修思别过眼睛,淡淡道:“林栖的演技很不错的。” 后面ng次数太多了,导演只好亲自来给程立叶讲戏,还不禁感叹了句:“刚不都挺好的?” 程立叶半句没提林栖给他讲了多久的戏。 这天的重头戏在傍晚拍摄。 拍摄地在河岸边上。这时候的景色好到令人惊讶,挨着河流的田地已经荒败,生满了枯黄的野草,老旧的篱笆还在,原本青色的竹皮已经变黄,干裂发黑,但与这幅秋景相得益彰。 最为动人的是,此刻正漫天红霞,无数蜻蜓低飞。 是一个太适合来拍回忆的画面。 这段剧情的背景是,少年楚阅最后一次跟唯一的朋友方其聆见面,他们在周末一起到方其聆乡下的外婆家玩儿。 但这天阴差阳错地发生了许多事情。关于少年时期最后的回忆镜头里:在这个格外美丽,美丽得不得不让人印象深刻的傍晚,方其聆与他乡下的朋友傅杰走在乡村的小路上,楚阅只看到他们的背影。 蒋修思静静地伫立在有些湿润的土地上,凝望着那两个欢天喜地的人。 林栖入戏的速度快得让人难以想象。开拍前几分钟他还在边上一脸严肃地跟助理说着什么事情,现在已经完全进入情境之中,完全就是那个天真、充满少年意气的方其聆。 电影拍摄并不是按照时间线来,有时候靠近结尾的一部分可能是最先拍摄的,演员没办法按部就班地来顺着剧情发展表演,他们的情绪被打乱了。 每一场戏,都要求演员进入特定的情景之中,要求他们表现出“积累”了一定情绪之后爆发的状态,即便那些应该“积累”的东西他们还未曾接触到。 表演是多么丰富又严谨的一门艺术,蒋修思为了能适应这样的拍摄,想出了属于他自己的一个方法:成为这个角色,以这个角色的方式生活。 他做得挺不错,已经有不少剧组的人员说他“简直跟电影里的人物一模一样”,甚至有暗自讥讽他“不过是本色出演罢了”的,认为他的演技不过尔尔。 蒋修思不太在意这些声音。他要求自己表现出楚阅的冷漠性格,沉默寡言,喜怒不形于色。这些不仅对他的表演有好处,也便于其他演员熟悉这个角色,更好地跟他搭戏。 不过这样做的弊端也很明显。他为了符合角色的人设,有时甚至会显得不近人情,让人认识不到真实的他是怎样。 林栖却能把戏里戏外分得很明白。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