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历史小说>织明> 第八十四章:但有勋功,不吝封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四章:但有勋功,不吝封赏(2 / 3)

此前已发河南赈济银三万两,是否先调用银五、七千两,用于专济洛阳,收拾余烬,以救燃眉之急?”

崇祯皇帝说道:“现今河南处处饥荒,哪里亦都是紧要的。朕当再行筹措,即着钦遣官带去就是。”

这时,内阁首辅范复粹上前跪奏,道:“臣闻福王身边有两个内臣,其忠义可嘉。”

崇祯皇帝扫了他一眼,道:“还有哪些地方上的道、府、县官及乡宦、士民,凡是在城破之时效忠尽节的,皆当查明,朕当一体褒嘉。”

范复粹闻听帝言,心中顿觉惭愧,急忙叩头而退,他在内心对自己暗暗责备不已:“唉,我怎么只想到了两个内臣呢!”

内阁次辅陈演也在一旁躬身行礼,说道:“福王殿下身殉社稷,臣奏议当立特庙。”

崇祯皇帝没有做声,对此不置可否。

此时兵科给事中李焻又出班跪下奏言:“历来用兵,惟有以胜制敌,方能树立军威,咸服敌寇。而阁臣杨嗣昌督师剿贼至今,已有年余,惟初时玛瑙山获一小捷,此后便寂寂无闻,威势渐挫。

臣以为,当另选一位大将从旁协之,方好成其事,尽速剿除贼寇。”

谷崇祯皇帝又怎会听不出他这话中之意,实是想引罪杨嗣昌以分夺其兵权,他只淡淡说道:“督师去河南数千里,如何照管得到?

虽鞭之长,不及马腹。你们说话,亦要设身处地,若仅凭爱憎之见,随意攻讦朝臣,便不是了。”

李焻却是不依不饶,又奏言:“正是因其照管不来,故而才请再遣大将助之。”

崇祯皇帝虽心中不快,却也不想此时对李焻发怒,他敷衍着说道:“也遣了朱大典,这便是大将。”

李焻起身退下后,崇祯皇帝又向群臣扫了一眼,再问道:“李自成是从何处到河南的?”

另一位兵科给事中章正宸见到了时机,忙躬身奏道:“听说贼从四川来。”

兵部尚书陈新甲正在一旁站立着,闻言赶忙出言纠正道:“贼是陕西来的,非从四川来,非从四川来……”

崇祯皇帝对此却不愿理会,他心中想着杨嗣昌前时塘报传来,言张献忠在开县境内战败官军,此时或已到川东一带,甚至可能已然出川,这是他最不愿看到的结果。

于是便望着兵部尚书陈新甲问道:“张献忠现在何处了?”

陈新甲跪下回奏道:“兵部现下只知猛如虎一军在开县黄陵城受挫,献贼东窜,目前尚无新的塘报进京。”

崇祯皇帝面上怒形于色,又沉声问道:“献贼在达州、开县之间,万一逃出,岂不夔、巫震动?若献贼窜归楚地,又如何制之。

夔州可有重兵防守?”

陈新甲见皇上追问甚急,心中略有惶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