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历史小说>枭臣> 第39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3节(2 / 8)

推测燕胡势必要在攻克平原、济南之后,才可能对临淄、青州大规模的攻城掠地——而宋佳认为顾家父子很可能会在这个冬季过去之后,将青州军的防御重心放到阳信……

“待明年春后,若青州军主力都集结到阳信一线,势必造成头重脚轻的滞形,”刘妙贞与刘庭州对案而坐,分别坐在林缚的左右下首,说道,“从地势上来说,燕胡在燕南集结的兵马,对阳信城与平原城用兵没有很大的区别。最大的区别在于平原城背后有济南为依托,而本身兵力也相对充足,而一旦青州军集结到阳信,阳信被围,青州军在临淄将抽不出多余的兵马援救阳信。这么考虑,一旦青州军主力集结到阳信,很可能会让阳信成为是燕胡攻打的首要目标!”

“将卒效用,守边御敌于外,梁成冲之守平原与顾嗣元之守阳信,岂能分什么先后?”刘庭州听着高宗庭、刘妙贞先后发言,认为他们本质上还是要维护青州,有以梁氏为壑、引祸水西流的意思,刘庭州对此颇为不满,反驳道,“青州与济南,唇齿相依——即便燕胡先攻阳信,梁侯及鲁国公也不会坐视不理的……”

林缚头痛的挠了挠太阳穴,有些不知道怎么跟刘庭州将道理讲清楚。

刘庭州要算一个能吏,但依旧摆脱不了他的局限性,这个局限性在大越官员身上体现非常明显。

要么软弱到底——江宁这次对河淮防线的要求,仅仅是要求守住重点城池,甚至明文禁止将卒出城野战,坚壁清野之余,彻底放弃城寨之外的乡野。一旦形势稍有好转,就反弹得厉害,恨不能在最前沿建立坚固防线,将敌军彻底的封在外线。

从根本上缺乏一个现实的、可执行的战略方案来。

这种局限性不仅在刘庭州身上有,在顾悟尘身上也很明显。

这种分歧表现在军事上,则分为外线防御与内线防御两种争议很大的战略方向。

在实力弱于敌人时,积极的内线防御是更为现实及妥当的战略方案。

以青州的防御方案为例,以临淄为守御重心,阳信为前哨,就是典型的内线防御。

阳信城小而坚,少量兵力也只需要少量兵力就能固守。青州军主力集结在临淄城一线的内线腹地,就能迫使燕胡不敢放开手脚强攻阳信。

而阳信未陷,燕胡主力显然不大会冒险深入到临淄来跟青州军进行会战。

青州军将主力集结于阳信,就是外线防御思路。

要是实力强于敌军,毫无疑问,自然是要将兵力重心放在外围,与敌军针锋相对。但在实力弱于敌军时,青州军将主力集结在阳信,实际就是让燕胡在外围、不用太冒险就能获得会战的机会。

李卓的五年平虏策,整体上就是积极内线防御的思路。

林缚有时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