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历史小说>枭臣> 第62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22节(2 / 7)

立下楔书,许他们在税赋之外,以租代偿,十年之后田地即归为永业,十年之租归入银庄算售田款!这个工作,要府衙以及县跟下面新设的乡司配合着进行。当然哦,官员们替殖商银庄做工作,殖商银庄也需要额外拔些银钱给寿州府,算作补助——至于怎么补,你们谈,谈妥之后公告出来,不要藏着掖着。”

上田年产粮三石,每户授田四十亩以内,新税政之后,税赋不过二十抽一,田租也立律制不得超过三成实收,即不得超过基本田赋的六倍——实际董原在寿州屯田,为养军,每年要从屯田里直接拿走高达六到七成的收成。

林缚是要将寿州及濠州屯田统统拔归殖商银庄,但允许耕户总共只缴不到三成半实收的租赋,就已经是一种恩惠;更立下楔书许耕户在连续缴纳租赋十年后田地归为私有永业,这对耕户来说,几乎就是叫人喜极而泣的喜讯。

孟畛说道:“主公仁厚,爱民如子,子民也必会爱主公如父……”

爱民如子吗?林缚心里一笑,只是后世的记忆,使他看待普通民众没有高高在上的视角,这恰恰是当世一些俊杰所不具备的。

大多数农户,生生死死都在一块不属于自己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对土地的渴望,是上层人士难以想象,故而这些人也将是新政最坚定的拥护者。

以往这些人是赤贫者,在压迫在社会的底层,是表现不出力量跟声音的。他们给压迫到极致,反抗,只会产生极强的破坏力。但是,现在他们是淮东军最坚定的组成部分跟支持者,他们的力量跟声音就能够通过淮东军整体的表现出来,也是林缚推动新政深入下去最核心的保证。

新税政出来之后,特别是,林缚以封赏的名义,直接将元越宗室在江宁外围诸县数以十万计的庄田讨来,拔入殖商银庄向附近无田及少田的农户出售,殖商银行虽说是以此收拢本金,但无田及少田的农户却实实在在的得到莫大的利益,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江宁的地价,在短短半个月里,就暴跌到战前的水平。

那些利益受损者,自然有恨林缚入骨的;但那些千千万万的、甚至前半辈子都没有如此奢望跟幻想的贫苦农户,又何尝不是林缚的狂热拥护者?

由于林缚要逐步的实行新兵制,原淮东军的老卒,不能成为士官,也将逐步的安排退役,安置到地方进行授田,另外就需要征募新卒,填入诸军保证军队的更新换代,并逐步的将战卒规模扩大到五十万,甚至更高。

时人视兵役为苦役,充军亦为流刑的一种,特别是江南富庶之地,农户子弟非不到走投无路才会吃兵粮——原先林缚也没有打算从相对富庶的江宁诸县能征到多少兵员,所设的征兵点连月来也是应征者寥寥。枢密院及军部即使将宣传工作做得再好,一再强调将卒的地位与以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