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5节(1 / 5)

到紫宸殿的饭桌前一坐下,她就看到面前最近的四样果然又都是荤菜。

清蒸鲈鱼、粉蒸排骨、珍珠圆子,还有个红烧牛肉。

远一点的菜是半荤半素的,比如茭白炒肉和鱼香肉丝。

全素的菜就离她远远的了。雪梨每每往这儿一坐,“多吃点”三个大字就和肉香一起扑面而来!

她瞥瞥谢昭,夹了一块粉蒸排骨来吃。外面的米粉软糯可口,沾了浓郁的排骨香,又并不腻嘴。里面的排骨是提前腌制过的,每一丝肉都入足了味道,肥而不腻,鲜嫩下饭。

☆、第177章 茶蛋

二人边吃边说,将这几日查账查出的事说了个大概。因为是刚开始,查出的错漏还不太多,雪梨就只说了一个明显不对的:“建正十三年,尚服局的茛纱和茛绸总共有二百四十匹左右对不上号。乍看是没问题的——年中时从允南收了一千三百七十匹,年末时各宫共取走一千二百一十二匹,还剩一百五十八匹。但实际上,搭着各宫的记档细算那年的茛纱茛稠进出,把嫔妃女官们做衣服和领去赏给外命妇的都算上,总数却有一千五百多匹——比贡进来的量还多。”

竟是多了不是少了?

谢昭初一句腹诽,陡然目光一厉:“哪年?”

“建正十三年。”雪梨道。

建正十三年,允南的茛纱和茛稠……

皇帝蓦觉心中被狠狠一击,仿若有一缕嘲弄声与这狠击一起灌入心底,嘲得他无地自容。

那会儿他还只是先帝的皇长子,连太子都不是,可他记得那年的那件大事。

自建正十二年开始,以养蚕纺纱为生的允南一地闹了从未有过的虫灾,大批的桑树遭虫蛀而死,养蚕所用的桑叶也跟着锐减。

到了十三年时,这灾就已逼死了许多了人了。

为此,先帝在拨款拨粮的同时,还差了人去以往年十倍的价格收购茛纱和茛绸——那年的丝不仅少,丝质也略显逊色,连卖都不好卖。

收来的丝绸,大部分以赏赐之类的名义拨给了官员们,精挑细选之后质地尚可的一千三百七十匹就贡进了尚服局。

谢昭记得当时见到嫔妃们看那些料子,母后说过的一句话是:“物以稀为贵,这一千多匹上乘的,今年在市面上只怕能翻出几十倍的价钱来——这也就是陛下收了进来,若不然那几十倍必是奸商环环牟利,落到允南的钱未见得能有多少。”

因为这句话,他记住了那年的事。但他没想到,有人敢在父皇眼皮底下做“环环牟利”的事。

——从一开始就少记档的二百多匹,不用想也知是扣在当时掌事的宫人手里了。记了档的领完了,嫔妃再想要,必定也是要斥巨资的。二百多匹上等的茛纱和茛绸,别说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