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历史小说>穿越武大郎之救宋> 第二章 既来之则安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既来之则安之(2 / 5)

数,他生前受到的冷眼恶语、人心倾轧罄笔难书,他生前流下的汗水和付出的努力难以言述,才二十六岁就已经是历尽沧桑了,他的心智已经成熟,冷静、坚韧不拔,有时甚至还近似于有点冷酷。

“那我以后就叫武植武大郎了!哈哈……”冷锋暗笑一声:“武大郎就武大郎吧,北宋,我来了!”

武植(以后就是武植没有冷锋了)不再纠结于身份转换,径直起身,转向书架,逡巡查看着一排排书,这些书籍有新有旧,甚至有些还比较老旧,但几乎没有什么灰尘,书籍保存的也很好,说明平时打理保护的很不错。

书架上大部分都是四书五经之类的书籍,有《周易》、《诗经》、《尚书》、《周礼》、《礼记》、《春秋》、《大学》、《论语》、《中庸》、《孟子》等,甚至还有王安石的《三经新义》、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王韶的《平戎策》等书,要考取功名,要想鲤鱼跳龙门,这些书籍都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剩下的则是一些杂文之类的书籍。

费了老半天,武植终于找到了他最想要找的一些书,上面有《天禧九域志》、《熙宁九域志》、《绍圣九域志》、《皇佑方域图记》、《元祐职方图》等。他如获至宝,一股脑把它们全部从架子上拿下来,如饥似渴般查阅了起来,他现在需要对这个宋朝的地理山川和风土人情有进一步的了解,以备不时之需。

花费了大半天时间,武植终于把手头的书看完,他的记忆力不错,也记了个七七八八。心中对当前自己所处的这个宋朝有了个大概的认识。

如今他所处的时代,有点像他所认知的北宋末年即宋哲宗绍圣二年即西元一零九五年那样,皇帝还是那个赵煦,高太后才刚刚归天两年,“元祐更化”也刚刚结束,章淳被赵煦拜为首相正在执行新法,国朝京城设在开封府汴梁城,这个宋朝周围也是群敌环伺,西南有大越李朝、大理,西面有吐蕃,西北有回鹘、西夏,北面有辽国,东北面有高丽等国,跟这个宋朝争斗最为厉害的也是西夏、辽国两国,这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

但也有不同的地方。

他是武大郎,但不是演义中所说的那个武大郎,出生于河北恩州的清河县,而不是来自山东,也不是三寸丁谷树皮,身边也没有武松这个弟弟,至于有没有潘金莲、宋江、西门庆等这些人到现在也并不知道。

“有点熟悉啊”,看来一切都只能随缘了,随遇而安吧。长舒一口气,武植把那些书籍一一归位放置好,不再耽搁,就径直走出了小书房,往用膳的厨房走去。

他在小书房里呆了很久,这期间小娥都进来了四五趟,特意看着他看书,还给他添了一些茶水,甚至还拿起他桌案上写的“既来之则安之”六个字看了又看,手指在纸上比划着,还不时的抬眼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