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踏星小说>历史小说>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四十五章 引泾与断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五章 引泾与断泾(2 / 3)

“及至明朝,积至石山,不得不穿山入腹,耗费一十七载为之,不意今又低矣!”

好家伙,张顺现在算是听明白了。

感情引泾水灌溉这事儿每朝每代都在做,引水处低了不要急,重新再从上游凿开新的引水口便是。

结果轮到大明的时候,不幸的是从泾河的引水口已经排到石头山上了,开凿困难,所以那项忠、余子俊和阮勤三人前仆后继,历经一十七年才开凿完毕。

如果现在新开渠口引水这么困难的话,这事儿还真得等一等。

义军要真是在这里耗费十几二十年开凿一渠,恐怕洪太要高兴的笑掉大牙了。

“故而如今又两种看法,其一便是重‘开吊儿嘴引泾’,一劳永逸,确保数十年渠水不绝。”张缙彦不由苦笑道。、

“其二,拒泾引泉,细水长流!”

“哦?此话怎讲?”张顺闻言一愣,你把泾水断了,你这广惠渠哪里还有“细水长流”之事?

“昔日项忠等人开凿石山之初,便发觉山中本有天然泉眼,故而束而引之,与泾水同归广惠渠。”

“如今泾水既不得引,便有人提议继续开凿泉眼,干脆以泉代泾,彻底解决淤沙和水位渐低之虞!”

“哦?二者有何优劣?”听起来第二种很靠谱,为何还会起争论?想必其中必有蹊跷。

“若开凿吊儿嘴石山,工程浩大,得不偿失,估计不及百年,又一广惠渠矣!”张缙彦不由苦笑道,“只是此渠一成,灌溉沃野八千余顷,实在是获利颇丰!”

“而拒泾引泉,虽然一劳永逸,奈何泉水如何如泾水哉?每年浇灌七百余顷,聊胜于无!”

其实张顺哪里知晓,张缙彦给自己提及之事,竟是绵延明清两朝的一桩公案。

一个方案工程繁耗,投入大,见效大,但是很可能步入广惠渠后尘。

后一个方案倒是省时省力,却只能灌溉七百余顷耕地,还真是聊胜于无。

张顺想了想,不由下定决心道:“这样吧,今日已晚,暂且休息不提。明日我与你亲至广惠渠引水处查看,再作计较不迟!”

既然他主动“巡狩”,那总不能像乾隆下江南一般,只顾吃好喝好玩好,总得查验问题,解决问题才是。

那张缙彦闻言一愣,随即不由大喜,连忙叩拜道:“得秦王如此厚爱,三原百姓莫不感恩戴德。”

你道如何,原来那“拒泾引泉”因为引水太少,故而只利泾阳一县,其余三原、醴泉、高陵及临潼等县自是与无水可用无疑。

这张缙彦虽然以中立的角度向张顺诉说了此事,大抵心底还是希望能够引泾入渠,这样也能惠及三原及其余诸县。

他见张顺对此事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