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1节(1 / 5)

身为外交人员,第一原则不是政治站队,而是忠于祖国。当前形势下,能够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无疑是众望所归。西安事件的和平解决,让海内外多少人心里都长舒了一口气。

阿绣旁边的随员小杨犹自不可置信道:“内战,真的结束了?我们终于不用再自相残杀,可以把枪口一致对外了?”

阿绣亦是感慨万千,点头道:“是啊,我们终于等到今天了......”

自上海四一二事变,两党决裂,至今已将近十年了。

她忘不了当年的工人武装起义浴血奋战,她忘不了市民大楼从热火朝天到人去楼空,她忘不了游/行示威的群众鲜血染红了长街。

她更忘不了,那个凄风冷雨中,一往无前,坚定理想的男人。

她的,九哥啊......

国难当头,昔日兄弟阋墙,今朝外御其侮。

日本叫嚣着三月亡华,可他们不知道,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是这样伟大,他们一定会战到最后一刻,至死方休!

阿绣这样想着,不禁心情激荡,如今这个局面,若是耀中和阿瑜知晓了,一定也同她一样的开心,他们都是反对内战,支持抗日的,却不知他们此时此刻是否也在欢呼庆祝。只可惜,这一注定载入史册的时刻,她不能同他们一起分享了。

她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眶,又打起精神来,将国联新下发的文件资料整理好,来到王维国的办公室:

“先生,先生?”

只见王维国正在注视着手中的电报,皱眉出神,阿绣敲了好几下门,他才恍然回神。

“阿绣?进来吧。”

阿绣走到他的办公桌前,察觉到他神色不渝,不禁问道道:

“先生,可是有不好的进展?”

王维国不置可否,长叹了一声:“方才少帅致电于我,他不顾多方劝阻,要亲自护送委员长回到南京,以负荆请罪。”

阿绣听出他话中的担忧,疑惑道:“可是委员长签订的协议中不是有一条,是不得对张、杨二将军采取报复行为?”

“但他们毕竟是西安之变的负责人,自古文官言谏尚有一线生机,武将兵谏有几人能独善其身?委员长其人极好面子,又极为憎恨异党,向来觉得日寇是第二大敌人,匪患才占第一,这一次被信任之人从背后捅了刀子,你觉得,他会善罢甘休吗?”

王维国苦笑:“我这位老友,怕是处境危矣。”

.......

西安事变发生后的第十三天,少帅陪同委员长乘飞机返回南京,下机后即被拘留关押。

数日后,杨将军被南京撤职留任,随后被迫出国“考察”。

所有参与到兵谏一事中的人员,遭受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